第七届金蝶云管理创新杯全国总决赛冠军、第四届“衡信杯”全国个税师精英挑战赛全国团体一等奖、首届四川省民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特等奖……近期,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在各类大赛上屡屡斩获佳绩。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。
【资料图】
顶层设计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一环
面对“培养什么样的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重大命题,学校希望学院紧紧抓住高速铁路、城市轨道交通和地方经济大发展的机遇,坚持以“现场工程师”为人才培养目标,按照科学发展要求,不断深化学院发展战略研究,加强专业建设,依托四川省“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转型”综合改革试点项目,广泛调研,开展类比和对标竞进;在搭建人才培养“立交桥”的基础上,以“12361”整体转型改革模式推进,以专业群划分为依托,以轨道交通为特色,将专业群划分为轨道交通核心专业群、支撑专业群以及延伸专业群,将轨道交通特色融入各课程体系中。
专业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根本
新时代大背景下,民办高校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切实提高内涵式发展水平。学院以特色为引领,强化专业建设,构建“以涵盖培养目标、培养方案、培养过程和质量保障的专业建设为主体,以实验实训和师资队伍为支撑”的“一体两翼+效果”人才培养模式。1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涵盖了文、理、工、医、教、管等6个学科门类,实现了优势特色专业全覆盖,其中的一批专业成为一流专业、示范专业和重点特色专业。
学院以“面向需求、整合资源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、突出特色”为学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,以“服务社会设专业、依托行业建专业、校企合作强专业”为专业建设理念,深耕专业建设,持续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,建设成效也日益凸显。
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工作
在人才队伍建设上,学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专业带头人培养,博采众长,延揽名师,广泛聘请高校学者、业内专家担任学院兼职教授。同时,学院鼓励教师向“双师双能型”发展,制定了《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》等相关文件,形成了人才引进有政策、转型改革有考核、专业建设有保障、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有动力、师资培养有支持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。
学院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。一是组织学生实地实习,提升学生实践能力;二是鼓励教师参加院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,通过科研、社会服务、技术开发等方式带动一批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开发工作,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;三是教师每年可以在兼顾教学的前提下,或利用假期的时间申请1-2个月到企业或者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其他机构从事实践活动,可累计计算实践时间;四是鼓励教师参加国家举行的各类行业职业水平的培训和考试,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性项目研究;五是每年选派表现优秀、教学突出的教师,到企业或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其他机构从事半年的挂职实践,或者参加专业、行业的交流会议;六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进行人才评价,修订并完善职称评审管理办法,为教师打通更加科学合理的晋升通道。
学院组织外语系参赛团队参与了“备战2023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——全赛道杯赛指导高阶研修班”培训,针对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教学创新成果报告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大纲、教学设计创新汇报等关键评审要素进行全方位指导。
教师带领学生到一线实训实习
Copyright 2015-2023 京津冀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